10月14日晚7點,我院阡陌文化講壇系列講座第一講人際交往與大學生活在大學生活動中心226室舉行,主講人是南師大著名的心理學博士趙凱教授。勵志菁英班學員及400余名學生到場聆聽。
趙教授首先提出了對于大學生活至關重要的三點建議,即學習第一,交往很重要,發(fā)展是硬道理。他說:大學是讀書的圣殿,若幾年后,書都沒有讀多少,那他一定會失敗,只要是大學生,第一使命就是讀書,但在學習的同時,學會交往也很重要,若走上社會,空有專業(yè)知識,不懂交往,也是徒勞。之后,他便就交往的藝術給我們做了幾點建議:第一,要了解人際交往的原則,即相互性、交換性、自我價值的保護和平等原則。第二,要注意影響人際交往的因素,即熟悉性、相似性、相互性、外貌美和性格優(yōu)。第三,人際型大學生的必備,即要多與同學走動,以求相互熟悉;提升文化素質,尋求共同語言;善解人意,解同學之憂;主動交往,避免疏遠感;優(yōu)化自己的性格,增加自身的魅力。第四,要消除交往中的各種偏見,了解首因、近因、暈輪、定勢、刻板等效應,一方面避免由于各種效應所產(chǎn)生的偏見,另一方面巧妙運用效應給對方留下更好的印象。第五,要提高人際交往的質量,準確的定位自己,運用第一印象,學會稱贊他人,巧用心理防御機制。最后趙教授又補充了做人的三大“忌”律,八項注“宜”,不說不中聽的話,不卑不亢,靈活順應,精通沖突管理,學會自律,認真、真誠的待人、敬人。
趙教授風趣的講座不時引起同學們的捧腹大笑,可大笑之余,大家感受到了在大學生活中學習并不是一切,人際交往同樣很重要。而若干年以后我們步入社會,只有那些善于交往,真誠待人的人,才能走向社會的頂峰,成為這個時代真正的菁英。
本次阡陌文化講壇活動將持續(xù)兩個月時間,講座內(nèi)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教育、職業(yè)教育、環(huán)保教育等方面,希望借此活動能提升我院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