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2020年全省公路水運工程施工工藝創(chuàng)新大賽決賽在南京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隆重舉行。交通運輸部原總工周海濤,中國海員建設工會副主席吳疆,交通運輸部安質司副巡視員張繼順,省總工會副主席井良強,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丁峰,省交通運輸廳副巡視員姜竹生,南京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賈俐俐、院長張毅出席決賽開幕式,省交通運輸廳機關各處室、廳屬單位、各市(縣、區(qū))交通運輸局領導,省內公路水運工程施工、監(jiān)理、設計單位代表,省內公路水運工程建設項目負責人,入圍決賽的10支參賽隊伍的主創(chuàng)團隊與單位相關負責人現場觀摩。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丁峰在開幕式上代表省交通運輸廳向進入決賽的各位參賽選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奮力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的新征程中,江蘇交通的高質量發(fā)展已成為江蘇奮力打造交通強國示范區(qū),加快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先行力量”。他表示,打造交通品質工程樣板是落實好《交通強國江蘇方案》的重要任務,江蘇交通將立足“十年路面百年橋”的品牌優(yōu)勢,進一步樹立涵蓋全壽命周期、可持續(xù)發(fā)展和適用服務等內容的品質工程新理念,建立健全以“標準化、信息化、綠色化”為核心的一整套具有鮮明特色的江蘇公路水運品質工程政策、標準和制度體系,通過項目示范引領,樹立行業(yè)標桿,全面打造江蘇公路水運品質工程。
各主辦單位、承辦單位領導共同按下啟動柱,宣布2020年江蘇省公路水運工程施工工藝創(chuàng)新大賽決賽正式開始。
各參賽隊按抽簽順序參賽,各參賽團隊主創(chuàng)人員代表現場采用實體工程視頻、動畫、BIM三維模型對完整的施工工藝流程進行展示,介紹施工工藝技術特點、技術指標以及經濟與社會效益,并針對專家提問進行現場答辯。由7名專家、16名嘉賓組成的評審組根據評分標準,從施工工藝先進創(chuàng)新性、可靠適用性、經濟環(huán)保性,以及主創(chuàng)人員綜合能力等方面共同進行現場評審。
10支參賽隊伍完成比賽環(huán)節(jié)后,評審專家組組長周海濤總工對大賽作品進行了總體點評。最終最終決出一等獎《基于自動化、智能化的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橋面板預制施工工法》,二等獎《水中巨型沉井數字化智能化取土下沉工藝》、《桶式結構安裝工法》、《大跨徑斜拉橋獨柱式鋼索塔安裝施工藝》,三等獎《基于圍囹支撐水下整體安裝的超長鋼板樁圍堰施工工法》、《3D打印航道二級護岸》、《玄武巖纖維網格-聚合物砂漿高性能長壽命綜合加固施工工藝》、《大斷面湖底隧道鋼筋綁扎臺車及模筑臺車配套施工工藝》、《塔梁墩固結體系斜拉橋整體頂升關鍵工藝技術》、《增加臨時對拉裝置拆除系桿拱橋施工工藝》。據悉,獲得決賽第1名的作品主創(chuàng)人員,將由省總工會授予“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決賽前6名的作品主創(chuàng)人員,將由省總工會授予“江蘇省五一創(chuàng)新能手”稱號,并同時獲得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的“江蘇省技術能手”稱號;獲得決賽前10名的作品主創(chuàng)人員,將由省交通運輸廳授予“江蘇省交通技術能手”稱號。
本次大賽堅持“以比促選,以賽促用”,大賽作品評選嚴格遵循先進性、可靠性、經濟性、環(huán)保性的標準,確保了比賽公平公正。大賽遴選出的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公路水運工程施工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將在全省范圍內應用推廣,為提升施工工效、提高施工質量、降低工程成本、促進工程質量與建設效率協同發(fā)展,加快打造交通強國江蘇樣板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支撐。
“十三五”以來,我省緊扣交通強省目標,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累計完投資6200多億元,是“十二五”的160%,構建了公路水空融合發(fā)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充分體現了江蘇作為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省份的區(qū)域特色、改革精神和責任擔當。2017至2020年,江蘇交通省級品質工程示范創(chuàng)建項目共21個,市級品質工程示范創(chuàng)建項目共134個。江蘇享譽全國的“十年路面百年橋”質量品牌,力爭達到“三十年路面一百二十年橋”,高品質成為江蘇交通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