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詐騙分子非常猖獗,屢屢得逞,大學城高校多名學生受騙,蒙受嚴重損失。主要詐騙形式和手段如下:
一、郵包詐騙
詐騙手法:
1.事主手機收到一條短信,“XXX郵政快遞通知,這里有您的一份包裹,請速聯(lián)系:XXXXXXXXX。”;
2.事主打電話聯(lián)系,對方告知——您的郵包里有毒品,已被XXX公安局扣留,請與XXX公安局聯(lián)系,電話:XXXXXXXXX;
3.事主打電話:被告知:“您的郵包里除了毒品,還有一張銀行卡,涉嫌洗錢”
4.接著問事主,是不是還有別的銀行卡或存折?最后,騙子給事主提供一個銀行賬戶,說是安全賬戶,讓事主把家中所有存款轉賬到他們指定的這個安全賬戶上,待案子查清,他們會把轉走的錢全部歸還給事主。
同時,騙子還強調(diào)此事關乎事主清白,要求事主不能向周圍的人講起此事。
近期,“將錢轉入安全賬號”詐騙手法已改為直接到柜員機上操作轉賬,號稱事主將賬戶升級,就安全了。
警方提醒:
如果接到短信或電話,一旦涉及錢,或者對方說你有違法犯罪時,請直接到當?shù)毓矙C關咨詢,或撥打110。請大家切記,警方對某位公民傳喚調(diào)查,這位公民都有權要求民警出示執(zhí)法證件,執(zhí)法機關絕對不會單純電話辦案,更不會提供所謂的安全賬戶。
二、冒充熟人電話詐騙
詐騙手法:
1.第一次電話是“認親”:撥打受害人電話后,騙子先試探性地問“猜猜我是誰”,受害人莫名其妙之際,騙子立即強勢質問“連我的聲音都聽不出了”,誘使受害人在記憶中搜尋與騙子聲音相似的熟人,并推測性地問嫌疑人是否為某某,這時嫌疑人立即對號入座成為受害者的熟人,并拉家常拉近關系,絲毫不提錢的事;
2.第二次電話是“出事了”:“認親”后,嫌疑人再次打電話聲稱自己嫖娼、賭博被抓或發(fā)生車禍等,誘騙受害人匯錢至指定賬戶;
3.接下來的第N次電話就是捏造各種理由謊稱錢不夠,誘騙受害人分數(shù)次匯款至指定賬戶直至受害人警覺。
警方提醒:
這類詐騙比較容易識別,和對方通話后,查對方的舊電話號碼打過去確認,如果對方停機、關機或更換電話,就給他的好朋友打電話進行確認。
三、網(wǎng)絡購物詐騙
目前,網(wǎng)購詐騙主要有三種形式:
一是釣魚網(wǎng)站詐騙,受害者在進行網(wǎng)購時,網(wǎng)頁出現(xiàn)釣魚網(wǎng)站鏈接,受害人點擊鏈接后,購物款被直接轉至嫌疑人賬戶;
二是預付費用詐騙,嫌疑人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布虛假廉價商品信息,受害人要求購買后,嫌疑人就要求受害人先墊付“預付金”“手續(xù)費”“托運費”等,受害人付款時,嫌疑人通常謊稱付款不成功而要求受害人多次進行付款操作,造成受害人重復付款,卻根本收不到貨物;
三是貨到付款詐騙,受害人購買物品后,嫌疑人打電話謊稱貨物已到達受害者所留地址附近,誘騙受害人先付款再收貨,受害人付完貨款后,賣家和貨物卻全都消失。
四、盜用QQ詐騙
嫌疑人事先用病毒軟件盜取他人QQ號碼,并錄制QQ號原主的視頻。接下來嫌疑人用盜取的QQ號上網(wǎng)尋找作案目標,冒充QQ號原主與其親友聊天,播放QQ號原主的視頻博取信任,隨后發(fā)布因某事急于用錢的信息,要求受害人將錢匯至指定賬戶。近來一些犯罪團伙專門盜取國外留學學生的QQ號碼,利用其親友不便聯(lián)系及核實的情況實施詐騙。
五、當前流行其他騙術
1.虛假信息詐騙
嫌疑人通過網(wǎng)絡、電話、短信等方式發(fā)布虛假的低息(無抵押)貸款、高利息融資信息,低價機票、火車票信息,六合彩、彩票、股票等非法信息,招聘、******、代******、提供考試答案信息,甚至是私家偵查、電話查詢及按摩、代孕等五花八門的信息,利用受害人獵奇、走捷徑、發(fā)大財?shù)刃睦恚T使受害人撥打所謂的咨詢電話,隨后要求受害人繳納保證金、定金、預付利息等各種費用,誘使受害人將錢匯至指定賬戶。
2.冒充司法人員詐騙
此類案件主要是假借司法機關的權威,恐嚇受害人涉嫌洗黑錢、惡意透支等案件,利用受害人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誘惑受害人將錢轉至嫌疑人提供的賬戶。嫌疑人冒充金融部門、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等工作人員,聲稱受害人涉嫌違法犯罪,身份信息被盜,為確保受害人財產(chǎn)安全,需進行財產(chǎn)凍結或轉入所謂安全賬戶,并警告受害人不能向親友透露,甚至要求受害人關閉手機。經(jīng)過“多部門”連番恐嚇,步步誘騙,使受害人將錢款轉入嫌疑人提供的賬戶中。
3.虛構退稅詐騙
嫌疑人通過在網(wǎng)上、發(fā)短信及打電話的方式,向受害人發(fā)布購房退契稅、購車退稅、購車補貼、退學費等“好消息”,并稱只需按要求在銀行自動柜員機操作即可拿到退還錢款。接著嫌疑人提示受害人如何操作,并以操作不成功為由要求受害人多次更換銀行卡。在此過程中,嫌疑人要求受害人快速操作,使受害人沒有反應時間,造成受害人多次將銀行卡內(nèi)的錢款轉至嫌疑人賬戶。
4.虛構銀行卡保護詐騙
嫌疑人通過冒充銀行工作人員通過短信、電話等方式向受害人發(fā)布銀行卡被扣除費用、透支或銀行卡需進行升級保護、口令過期升級等虛假信息,引誘受害人按其提示將錢款轉至指定賬戶。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向受害人發(fā)布銀行卡有關業(yè)務的虛假信息后,以確保受害人銀行卡賬戶安全為由,提示受害人到自動柜員機進行升級保護或轉至安全賬戶,在操作過程中,誘使受害人轉賬至指定賬戶中;二是發(fā)布虛假信息后,提供一個網(wǎng)址提示受害人進行操作,誘使受害人將銀行卡賬號及密碼輸入網(wǎng)頁,從而將受害人卡內(nèi)的錢款轉至其賬戶。
5.虛構中獎詐騙
嫌疑人用“天上掉餡餅”的各類中獎信息引誘受害人,并以領取獎金或獎品需繳納稅金和保證金的方式誘使受害人將錢款轉至指定賬戶。
6.其他電信詐騙方式還有:捏造受害人親屬、朋友發(fā)生車禍等事故或被綁架、違法被抓等案件進行詐騙;通過網(wǎng)絡交友獲取信任后,以五花八門的理由借錢。
溫馨提醒
特別提醒,廣大師生碰到以上情況,大家一定要:
1.保持清醒頭腦,遇到可疑的人或事要冷靜分析,不輕信,不盲動,以免財物損失。
2.做好個人和家庭信息資料的保密工作,不要隨便泄露自己和家中的電話號碼。
3.不管遇到任何原因、理由要求為家人、親友寄錢、寄物的短信或電話,一定要提高警惕,通過各種途徑調(diào)查證實是否屬實,以防受騙。
4.目前網(wǎng)上商務環(huán)境復雜,以及網(wǎng)上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不完善,使得犯罪分子可以低成本地進行各種網(wǎng)絡違法犯罪活動。為財物安全計,建議盡量不要到網(wǎng)上訂機票、火車票等,特別是需預先付款的購物,一定要特別謹慎,三思而行。
5.不貪。要堅信:“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掉餡餅”。這樣無論誘惑多大,都不會為其所動。
6.如遇類似詐騙嫌疑的情況或電話,要及時向學校保衛(wèi)部門或當?shù)毓矙C關報案。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