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二十春秋,千般都似隔世,再聚真是萬幸了。
際茲驪歌重賦,匆匆相聚又匆匆離別的時候,生怕被萬種繾綣,牽惹得茶苦飯淡。
來,分別多年的同窗,別嫌嘮叨,我們都是自家人,來敘敘閑雜破碎的話,那也是情有可原的吧。
重聚只是小憩,說走就走的,那說不盡的,是當(dāng)年的人,物,情,母校的一切。
生命短短的,才幾多歲月。
二十四年前的夏天,一紙錄取通知書,注定了我們的緣分。
花季的我們,把美好的青春綻放在這里。
四年的時光,我們退去了青澀,飽含著張揚。
信心滿滿的從這里出發(fā),奔向大江南北。
二十年后,生活的巨浪已把我們的棱角磨平,可重走當(dāng)年求學(xué)路,再聽師恩教誨時,我們依舊如當(dāng)年懵懂的孩童。
不留戀還留戀些什么?不執(zhí)著還執(zhí)著些什么?
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已永恒地烙在了我們的記憶里。
這里,凝聚著深摯的友誼,孕育著金色的夢想,蘊含著諄諄然師尊的教誨,還有我們的雄心壯志,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掙扎和努力……還有,很多很多。
那些逝去的一千多個白晝和黑夜,那曾經(jīng)歷的三萬多個小時,那些一生中最珍貴的朝朝暮暮,我們都給了你,在你安適的懷抱中消磨著,埋葬著。
適逢遍地城市建設(shè)高潮,母校及周邊也難逃搬遷的命運。
校園已不再是當(dāng)年的校園,而是即將拆遷的一所舊院。但我們都知道,回憶是拆不了的,情感也是遷不去的。
再進(jìn)校園,走過熟悉的主干道,那里曾經(jīng)綠樹濃蔭。
今日,梧桐依然是那么高大,只是春日剛至,綠意隱約。一邊的操場,許是久未人打理,雜草叢生,若不是經(jīng)過一冬的沉睡,不知野草是否已能沒過膝蓋。
倚著操場邊的圍桿望去,看臺上寂寥無人,主席臺旗桿孤寂,操場一角的單杠雙杠,也泛著斑斑銹跡。
如同二十年后的我們,它們也在漸漸老去。
即便如此,也擋不住我們的腳步。
已然有同學(xué)邁著輕健的步伐,奔向跑道,一如二十年前那樣恣肆。
此刻,如果再有個足球召喚,他們必然顧不上腳蹬名牌皮鞋,會再踢一場吧。
那零落的腳步,仿佛把我?guī)Щ氐侥菚r的輝煌。
我的眼前,舞動著同學(xué)們當(dāng)年運動會時叱咤球場追逐奔跑的身影;我的耳邊,回響起啦啦隊員當(dāng)年聲嘶力竭吶喊助威的鼓掌喝彩。
二十多年前的那時,我們正年少,亦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球逢對手踢得酣暢淋漓,拍紅的手掌浸染著年輕的顏色。
二十多年后的今日,我目之所及是日趨荒涼的操場,亦是塵封多時的熱血青春。
徘徊在宿舍樓下,我們不約而同地指指點點。
“這是六號樓”,“那是七號樓”,“我們就住那個宿舍”,“我曾從那個窗戶扔下……”曾經(jīng),層層疊疊的爬山虎,鋪滿了外墻,是那樣的虎虎有生氣。
此時,只剩下莖莖絡(luò)絡(luò),固執(zhí)地攀援著慘白的舊墻,雖然不是冬天,但怎么看都有冬天的蕭索。
幸好,斯人已去樓未空,我們已用歡笑、爭吵、眼淚、汗水把你填滿。
我抬頭仰望,追憶著關(guān)于你的一切。報到第一天,提著行李站在你的門口,年輕的眼眸里裝著好奇與期盼;熄燈臥談的每個晚上,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我們的話題包羅萬象;每有活動時,或慶祝,或圍觀,商談每個細(xì)節(jié),恨不得鬧騰整個晚上;也曾為應(yīng)付檢查而匆忙打掃,也曾為逃離自習(xí)而默默留守;為上鋪的兄弟背過黑鍋,為同桌的姐妹惺惺相惜。
直至離開,收拾行囊,把我的背影甩向你的目光,是那樣意無反顧,年輕人是不會記著要回頭的。而你,總是大度地包容著,呵護(hù)著。
沿著宿舍樓后面的宣傳廊,拾階而下。
舊食堂已拆毀,新大樓也將成為舊樓。
這里已非當(dāng)年的模樣,我們卻還能找回當(dāng)年的記憶。
來到教學(xué)樓和圖書館門前的草坪,那里是我們畢業(yè)照的拍攝點。
二十年后,再次站在當(dāng)年的位置,拍下相隔二十年的畢業(yè)照。
我們能尋回空間,卻攥不回時間,我們的容顏雖悄然改變,但我們的情誼更深深凝結(jié)。
左一張、右一張的照片,迫切地要補上我們當(dāng)年的風(fēng)采;變換著列隊、陣型,記錄下此刻我們依然年輕。
草坪上再次響起我們的歡笑,鏡頭里再次留下我們的笑顏。
一聲聲呼喚,比當(dāng)年更親切;一句句玩笑,讓所有人開懷。
我們的老班,退回到跟我們同齡,任由我們凹著各種造型。
而我們,更是回到了二十年前,借由青春的名義,再瘋狂一回。
短短的光陰,又輕輕度過了一天。
從學(xué)校西大門到東大門,這咫尺的距離中,我們溫習(xí)了多少陳跡,訪問著你的每一條小路,穿梭著你的每一個建筑,感受著你的呼吸和溫度,追憶著關(guān)于你的酸甜苦辣的故事,展望著你未來發(fā)展的藍(lán)圖。再次回憶,竟然像夢似的,歡欣過,唏噓過,懊惱過,遺憾過……醒來時,一切都已過去,回味已令人滿足。
就是這樣的地方,讓我們晨昏相對四年。
第四年的夏天,蓋了章的畢業(yè)證宣告著我們分別,而歸期遙遙。
那時的我們是怎樣的不舍,一壁整著行囊,一壁掉著眼淚,道一聲珍重,祝你一路順風(fēng)。
那滋味是夠凄涼的。直到今天,我們有了機會再度相逢。
相擁著訴不盡離情別意,相握著話不完同窗友誼。
相聚總是短暫的,那怎么辦呢?
在臨行的前夕,我們也看到了母校新的容貌。
校園里,夕陽下的河畔金柳吹拂;校史館,燈光下的沙盤制作精良;實驗室,教學(xué)儀器的品質(zhì)先進(jìn);還有那隨處走在校園的角落,充滿朝氣的年輕的臉龐,更讓我們感到了母校煥發(fā)著新的活力。
同學(xué),珍重!母校,后會有期!
希望再見時,我們已創(chuàng)新的輝煌,而你依然青春,我們?nèi)匀怀錆M著活力。
2017年3月21日